范仲淹的「一字師」
宋朝文學家范仲淹,非常敬仰東漢名士嚴子陵,於是寫了一篇〈嚴先生祠堂記〉,原文中有這樣幾句:「雲山蒼蒼,江水泱泱,先生之德,山高水長。」
一天,范仲淹把此文給朋友李泰伯看。李泰伯讀後,覺得「先生之德」的「德」略嫌直白淺狹,把「先生之德」改為「先生之風」更好。從意義而言,「德」義狹窄,「風」義廣泛;從音韻而言,「德」 字短促低沉,「風」字遠達響亮。
范仲淹反覆對比吟誦,果然味道大不相同,「風」不但有「風傳千里」、「風流千古」的意味,而且條理自然,韻律和諧。相比之下,「先生之風」意味更為深遠,更能表達出對嚴子陵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,遂稱李泰伯為 「一字師」。
獨幸太平無一事
北宋名臣張詠做湘東太守時,一日在家作詩,詩中有「獨恨太平無一事,江南閒殺老尚書」之句,寫完之後就出去了。溧陽知縣蕭楚才來訪,見了張詠墨跡未乾的詩作,提筆將「恨」字改為「幸」字。
張詠回來見後不悅,認為這一改動違背了他的本意。蕭楚才解釋說:「當今小人當道、奸佞橫行,大人位高權重、功勳卓著,已成眾矢之的,『恨太平』恐招殺身之禍。」「恨太平」是對天下太平的不滿,「幸太平」是因天下太平而感到幸福。張詠聽後大悟,感激地說:「蕭弟,一字之師也。」蕭楚才的一字之改,不僅救了張詠一命,也給詩句增添了更深的內涵和更多的回味。
匠師傳習文滔武略.起心動念.風雲一片天.
學徒自初評估師藝.領悟關鍵.隨時出走.並非三年個月時間約束.
何時出師? 工法熟練時...忍受 氣了時...都做粗活而已..三年了..師藝如此而已...沒領薪..付微薄工資....可有很多角度來看..
其中一個角度 我認為是.當輕視師傅時.起驕傲心時.就是出師...
...好笑的"如初的心"..就是出師.了.
...不覺環境感染.學習領悟 救你一命..就是出師 了
....
....吃水果 拜樹頭 是甚麼? 就是出師 了
....相傳先民有德魯班師..競智傳習 制作之能..於吾輩..封譽 巧聖仙師.
巧 奪 天 工 憑 有 德....聖 恩 廣 披 總 無 私
巧聖妙理工藝教....魯班智慧規矩授
入規矩門 得仙師卷....你有何所求?
再閱一次 上兩段文..
吳師傅 日記 感謝瀏覽 推薦 加入好友鼓勵 ID 0982 807989 台南
留言列表